只是閃到腰?下背痛你不知道的事
阿誠堅持他的下背痛是從三個月前一次猛烈的噴嚏閃到腰開始,慢慢進展到臀部跟大腿都痛,這陣子連走路都一跛一跛的,雖然X光跟核磁共振都做了,但也沒特別的發現。
「你工作或生活會不會常需要彎腰或是長期維持某個姿勢?」醫師問。
「我是常需要彎腰搬貨,但也已經工作十幾年都沒事啊。」阿誠疑惑說道。
「下背痛的原因很多,多半是日積月累而且不一定找得到明確的病灶。」醫師解釋。
「如果找不到原因,是不是代表我的痛沒救了呢?!」阿誠的語氣中透露出不安。
「別擔心,我們一步一步處理是可以把你的疼痛緩解的,但更重要的是改變不良的習慣以及強化肌力!」
聽到醫師肯定的回覆,阿誠放下心裡的大石。究竟阿誠的下背痛是怎麼來?又該如何治療與預防呢?
你不可不知的下背痛
下背痛定義上是指從肋骨下緣到骨盆上緣(iliac crest)的區域疼痛,由於下背部疼痛時常延伸到臀部,而且彼此有關聯,因此從肋骨下緣一直到臀部的區域疼痛,都是廣義的下背痛。
下背痛十分常見,據統計超過8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過1次下背痛。多數人的下背痛不處理也會自己緩解,然而若持續超過4週,就有可能演變為持續影響生活的慢性下背痛。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急性下背痛即使自行緩解,超過6成的人在發病一年後會時不時復發下背痛,原因在於沒有徹底根除下背痛的病因。
全球的統計報告顯示,每100個人就有12個人受下背痛之苦。下背痛也是所有疾病中造成國家生產力總和下降的第一名。因此,有下背痛的你並不孤單,而且下背痛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更是國家社會要重視的問題。
一分鐘判斷是不是「嚴重」下背痛
許多下背痛患者的第一個念頭是:我是不是要做個X光或核磁共振(MRI)確認一下?標準答案是,不一定需要。
美國疼痛學會及其他15個專業醫學會,都建議針對一般性下背痛,不需要常規接受X光檢查。一則是多數下背痛,即使做了X光檢查也無法找出問題,另一個問題是,過度的檢查確實會發現問題,但卻是不一定需要處理的問題。研究發現,22 ~ 67%的健康成人,核磁共振會發現椎間盤突出,然而無症狀的椎間盤突出並不需要治療,因此即使發現也只是徒增困擾,甚至影響診斷。舉例來說,可能核磁共振發現椎間盤突出,因此就一直治療它,但可能這個椎間盤突出並不是下背痛的兇手,它只是一個黑影,而真凶另有其人。
然而若有以下危險訊號,醫師可能會安排進一步檢查:
- 外傷
-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
- 神經學症狀:例如肌肉力量下降、感覺異常
- 年齡 > 50
- 發燒
- 濫用靜脈注射藥物
- 長期使用類固醇
- 癌症病史
要提醒的是,一般下背痛不應該持續超過4週,若持續時間過長,建議找醫師做詳細評估。
千面女郎:下背痛
下背痛的原因千千百百種,醫學上一般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機械性下背痛,表示有組織遭受壓迫造成發炎或疼痛的情況,第二類是神經性下背痛,表示疼痛跟神經受到壓迫有關。
- 機械性下背痛:小面關節炎、薦髂關節炎、腰椎或椎間盤退化、肌肉、韌帶傷害
- 神經性下背痛:椎間盤凸出造成神經根壓迫、脊椎滑脫甚至導致椎管狹窄
下背痛病人常常不只一個地方出問題,例如可能是小面關節炎合併周遭的肌肉受傷,因此診斷上是相對困難的。近年來醫師常用的診斷性注射(Diagnostic block)來輔助診斷,舉例來說,若懷疑病人是腰椎神經根壓迫,可以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少量局部麻醉藥注射到神經根,若注射後疼痛馬上緩解,就表示病灶是腰椎神經根。
根據過往的統計,超過85%的下背痛找不到明確的原因,稱為非特異性或一般下背痛,近年隨著診斷技術的提升及診斷性注射的使用,越來越多下背痛可以找到比較明確的原因,並且得到適切的治療。
下背痛的治療方法
下背痛的治療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分成口服及注射。研究顯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及肌肉鬆弛劑的效果較佳,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的效果較差,有研究發現在下背痛的治療上,乙醯胺酚的效果跟安慰劑類似。注射的藥物成分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消炎類固醇,一是增生治療(高濃度葡萄糖、PRP、羊膜/絨毛膜萃取物等),注射藥物的選擇建議跟醫師討論。而為了精準注射,醫師一般會以超音波導引注射藥物。下面是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下背痛的原則:
- 機械性下背痛:若有關節發炎(小面關節、薦髂關節),則以消炎藥物或增生療法治療,並且以增生療法修復周圍肌腱韌帶等軟組織。若過度疼痛,考慮以神經阻斷術先盡快止痛
- 神經性下背痛:硬膜外注射或周邊神經注射止痛,並視狀況以增生療法修復周圍軟組織
非藥物治療則相當多元,運動是目前被認為最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方法,至於何種運動對於下背痛最好則沒有定論。皮拉提斯、肌力訓練、核心肌群訓練、穩定協調訓練及有氧運動等都有幫助,建議各種運動都可以嘗試。要特別提醒的是,不是有痛就不能運動,而是要做「經過調整」的運動,因此建議從疾病(下背痛)過渡到正常狀態的這個階段,可以在醫師及治療師團隊的協助下調整運動模式,逐步回歸正常生活。其他對下背痛可能有幫助的非藥物治療包括:
- 物理儀器治療:腰椎牽引、熱療、電療等
- 體外震波治療
- 徒手治療
- 乾針治療
- 針灸
- 太極
- 認知行為療法
要特別提醒的是,面對所有疾病都要思考背後的原因,否則治標不治本,疼痛只會一直來。工作環境、不良習慣等等都要做整體的改善,才能根本地脫離下背痛的困擾。
下背痛的復健運動這樣做
除非是動彈不得的下背痛,否則建議避免完全臥床,盡量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從事伸展及肌力訓練,下面是可以居家做的下背痛復健運動。
- 四足跪伸展
- 背部伸展
- Draw-in呼吸法
- 橋式 (臀橋)
- 平板支撐(棒式)
結語
參考資料
- Gianola, S., Bargeri, S., del Castillo, G., Corbetta, D., Turolla, A., Andreano, A., Moja, L., & Castellini, G. (2021).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s for acute and subacute mechanical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network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6(1), 41–50.
- Expression of concern: Which specific modes of exercise training are most effective for treating low back pain? Network meta-analysis. (2020).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ports-2019
- Heliövaara, M. (1998). Point of View: The Saskatchewan Health and Back Pain Survey. Spine, 23(17), 1867.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