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流口水、臉歪眼睛閉不緊,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
什麼是「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是第七對腦神經,負責臉部肌肉活動、淚腺及唾液腺分泌、舌頭的部分味覺以及中耳的小肌肉。若顏面神經受損,影響上述功能,就是我們所說的「顏面神經麻痺」,或稱「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
為什麼會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大約是萬分之1 ~ 3。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侵犯顏面神經,造成顏面神經水腫、發炎,而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是最常見的兇手。一般認為,埋伏在體內的單純疱疹病毒會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活化,攻擊神經。研究發現,其他病毒,包括巨細胞病毒等,也可能會攻擊顏面神經。
值得一提的是,產婦在第三孕期時及生產完初期,因為水腫壓迫神經,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也較高。
顏面神經麻痺有什麼症狀?
顏面神經麻痺通常突然發生、接著幾個小時越來越明顯,常見症狀包括:
- 單側臉部肌肉無力、無法活動
- 眼睛跟嘴巴閉不緊
- 眼淚、唾液量減少
- 味覺異常
- 聽覺異常,可能對聲響變得異常敏感
怎麼分辨是顏面神經麻痺還是中風?
很多顏面神經麻痺患者的第一個反應是:「我是不是中風了?」。有兩個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的主要區別:
- 額頭:中風造成的臉部無力通常不會影響眼皮及額頭的肌肉,所以可以閉眼、額頭也會有皺紋。然而顏面神經麻痺會影響整個半邊臉部,眼皮跟額頭的肌肉都會受到影響。有少數狀況會有例外,若是橋腦中風則可能影響整個半邊臉部的肌肉活動
- 其他症狀:中風通常會合併其他神經學症狀,例如肢體無力、失語等
- 時間:中風的症狀出現幾乎是立即,比顏面神經麻痺快上許多
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方法
- 類固醇:類固醇是治療顏面神經麻痺最重要的藥物。若能在發病三天內,服用類固醇一週,可以加速顏面神經麻痺復原
- 維生素B12:幫助神經修復
- 物理儀器治療:熱療、肌肉電刺激、雷射等儀器輔助神經修復、避免肌肉萎縮
- 徒手治療:臉部按摩、神經筋膜鬆動等技術
- 臉部運動:臉部、眼睛周圍、嘴部周邊肌群運動
- 眼睛保護:由於很多患者的眼睛無法完全閉合,必須特別注意角膜的保護
顏面神經麻痺會復原嗎?會復發嗎?
約7成的患者會在3 ~ 6個月內自己恢復。若在發病三天內使用口服類固醇,8成以上的病人會完全復原。若恢復太慢,則會安排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查,確認顏面神經的受損程度。
據統計,7 ~ 15%的顏面神經麻痺病人會復發,雖然比例看起來很高,值得慶幸的是,復發的平均時間是10年。因此如果病人的顏面神經麻痺頻繁復發,就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神經鞘瘤。要特別一提的是,懷孕是顏面神經麻痺的危險因子,可能跟生產對身體造成極大壓力有關。
顏面神經麻痺的復健運動這樣做
結語
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影響工作生活甚巨。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以縮短病程,也不留下後遺症,當然最好是提升免疫力,別讓病毒伺機而動攻擊顏面神經。
參考資料
- May M, Klein S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acial nerve palsy.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1991 Jun;24(3):613-45.
- Peitersen E. Bell’s palsy: the spontaneous course of 2,500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ies of different etiologies. Acta Otolaryngol Suppl. 2002;(549):4-30.
- Gronseth GS, Paduga R;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update: steroids and antivirals for Bell palsy: report of the Guideline Develop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Neurology. 2012 Nov 27;79(22):2209-13
- Madhok VB, Gagyor I, Daly F, Somasundara D, Sullivan M, Gammie F, Sullivan F. Corticosteroids for Bell’s palsy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Jul 18;7(7)
- Bi R, Zhang Y, Liu X, Zhang S, Wang R, Liang B, Cui F. Application of myofascial induction therap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facial palsy: 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euroRehabilitation. 2022;50(1):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