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遊戲不只是玩樂 ,「遊戲技巧」與兒童發展知多少

兩歲的小玉只要在公園遇到孩子都會湊過去想要看看,但小玉不太會說話,除了走到其他孩子附近有時還會肢體接觸,嚇得小玉媽媽每次都要把小玉抱起來怕驚擾到別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小玉跟小朋友們的互動變多,但小玉好像不太會玩扮家家酒這類的遊戲,常常只會在旁邊看而不加入。小玉媽媽記得聽職能治療師講過,遊戲技巧跟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決定帶小玉到復健科診所,請醫師跟職能治療師評估小玉的狀況是不是正常的?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小玉有更全面的發展?

遊戲不只是遊戲,還跟孩子學習/社交能力有關

孩子的變化總比家長想得來的快。一歲的孩子即使在別的孩子旁邊,就像是在平行時空各玩各的,不太會有互動,反而是跟成人的互動比較多。兩歲左右的孩子對其他孩子會展現出更多的興趣,多是以肢體接觸或是直接伸手拿別人手上的東西表現,還不算是有意義的互動或是社交。

一步一步地,孩子藉由大動作(爬跳跑碰等)來感受世界,訓練達到足夠的體力,而詞彙量及記憶力也逐漸成熟,終於發展出「抽象概念」的建構遊戲,例如用積木將喜愛的卡通人物、公主城堡等蓋出來。

再更近一步,會變成充滿假想、有從簡單至複雜的規則、角色扮演的遊戲,例如扮家家酒。從學習扮演角色、瞭解規則到實際執行,包含相當多的遊戲技巧及探索,可以誘發出孩子的語言發展及社交技巧,並且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

怎麼評估孩子的「遊戲技巧」?

孩子的遊戲技巧具體的觀察重點包括:

  • 積木玩得好不好?
  • 去公園都是玩相同的幾項設施?
  • 扮家家酒都是當同一個人?

若孩子堆疊積木的技巧單一、在公園只玩固定設施、玩遊戲只扮演單一角色,而且輪流玩遊戲時無法轉換到正確的遊戲規則,就可能是孩子缺乏足夠的遊戲技巧,長此以往可能會使孩子的探索機會較少,或伴隨較低的自信心及挫折忍受度。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技巧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動作發展,若僅有基礎的大動作發展,而動作品質、速度、協調不良,皆會影響後續進階技巧。

原來扮家家酒這麼重要

我們熟知的扮家家酒遊戲,可以視為集大成的抽象遊戲之王。扮家家酒需要與其他孩子扮演不同角色互動,並且運用大量認知能力產生新的劇本,情節包括衝突及各式問題。此外,還需要孩子主動規劃及思考,進而解決現實與想像中遊戲不完全契合之處,例如如何利用家中的器材扮演餐廳中的廚師,就會有桌椅擺放、菜單設計、找錢收銀等橋段,能訓練到空間概念、創意設計、數字數量等能力

扮家家酒遊戲會大量促進認知及語言能力發展,而孩子需要在遊戲中出現不同的語言句型,家長及治療師可以進一步引導使孩子出現更高階的語言學習、情境模擬及劇情扮演等能力。

扮家家酒跟語言發展 – 去情境化的語言能力

當遊戲技巧由簡單的操作性、建構性遊戲,延伸到假扮性遊戲,例如扮家家酒,除了遊戲技巧、認知概念、語言能力各向度的進展外,更代表一個重要的概念 – 去情境化的語言能力

「去情境化的能力」指不在當下的時空,卻要討論該時刻的人事物。舉例來說,自己不是廚師但卻要在遊戲中扮演廚師。再更經典的例子,則是歷史的學習。例如我們明明不是唐朝人,卻要了解唐朝的歷史,在腦海中建構唐朝的樣子。

缺乏遊戲技巧的小朋友,或許能夠有正常的語言發展里程碑,但進入到童書共讀的世界中,卻無法理解書中的內容,又或是入學後寫小日記經常缺乏素材,進而出現流水帳式的記事。因此,小朋友從小的遊戲技巧,影響的面向相當廣泛。

可以玩電玩遊戲或手遊就好嗎?

3C的年代,給孩子看影音或者玩遊戲是最簡單的選擇,但也是最容易讓家長背負罵名的選擇。過多的電玩遊戲可能導致成癮、心理問題或暴力傾向。然而近期部分研究發現,若能限縮電玩遊戲時間在一週8小時以內,並且以主動式遊戲為主(例如虛擬實境VR遊戲),可能對體適能有幫助,也不會過度影響孩子的社交情緒。

儘管電玩遊戲不一定一無是處,終究不能取代面對面的遊戲,建議家長讓孩子多些互動式遊戲,培養遊戲技巧,對孩子的發展會有明顯的助益。

孩子不太會玩遊戲怎麼辦?

若孩子在與他人遊戲互動過程中,出現下列狀況,則須特別留意:
  • 較少出現策略或變化
  • 害怕輸,甚至因害怕而逃避
  • 自行更改遊戲規則
  • 避免或逃避和其他孩子遊玩

若有上述狀況,建議至復健科兒童發展團隊,由醫師及治療師共同評估孩子遊戲、語言、認知能力技巧的進展,進而確認是什麼情形阻礙孩子的遊戲技巧發展。

要特別注意的是,孩子4、5歲進入中班後,更強調規則理解、遊戲策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因為基礎認知已經成形,所以孩子應該可以理解數字數量、大量相對詞及更多的詞彙。

在與其他孩子的合作、競爭、扮演或輪流遊戲中,孩子須理解「遊戲目標」、「步驟順序」並為了達成目標或贏而產生「策略」。舉例來說,在抽鬼牌或其他簡單桌遊時,可以觀察孩子聽完規則後,執行遊戲的過程,藉以評估理解力、聽覺記憶力、及工作記憶的品質。

因此,進入小學前,孩子若缺乏足夠的遊戲技巧探索各式靜態或動態遊戲及互動,可能在體能、策略發展、認知及抽象概念中略顯弱勢。

結語

遊戲是孩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擁有足夠的遊戲技巧能讓孩子探索抽象概念,並且在遊戲中擬定策略及目標,強化認知溝通及語言發展。若擔心孩子的遊戲技巧不足,可與兒童發展團隊的醫師及治療師共同評估孩子遊戲、語言、認知能力技巧的狀況,讓孩子樂在遊戲,適性快樂成長。

校稿:
仁生復健科診所 職能治療師 廖元均
仁生復健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郭庭瑜
仁生復健科診所 物理治療師 林家安

參考資料

  1. Lobel A, Engels RC, Stone LL, Burk WJ, Granic I. Video Gaming and Children’s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J Youth Adolesc. 2017 Apr;46(4)
  2. Johannes N, Vuorre M, Przybylski AK. Video game pla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ell-being. R Soc Open Sci. 2021 Feb 17;8(2):202049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