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復健科醫師,需要準備什麼?

為什麼看復健科醫師要準備資料?

「現在不是有雲端病歷了嗎?你們都查得到啊,為什麼我要準備資料?」

如果你知道健康存摺跟雲端藥歷等系統,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看醫師還要自己準備資料,不是健保卡一插就什麼都查得到嗎?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總是骨感。

確實有雲端藥歷可以查到健保藥物,但如果開立的是自費藥物,雲端藥歷是查詢不到的;而影像、檢查報告、藥物等等資料,各醫療院所上傳的時間都不一定,並不是一看完病,馬上就可以從雲端讀取到資料。

更重要的是,請記得雲端系統畢竟依賴電腦跟網路連線,其實連線問題並不少見(你的瀏覽器會一直轉啊轉,轉不出畫面,診間連線到健保署的雲端有時候也會),試想你等了好久終於要看診了,但醫師一直查不到你的雲端藥歷,醫師跟病人可能就只能相看兩無言。

醫師畢竟不是神,在缺少資訊的情況下做出的醫療處置,終究比不上在完整資訊下做的決策。自己的健康,是不是自己也該負些責任,做些準備呢?

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

醫療院所做的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影像光碟以及上述檢查的文字報告都可以拷貝出來。帶著過往的資料,可以讓醫師更了解你的過去,也才能跟你一起面對現在跟未來的問題。

1. 影像檢查光碟與報告:

帶著影像光碟,你的醫師就可以馬上判讀影像(X光、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 若能更進一步,提供影像的判讀報告就更好了!這樣能讓你面前的醫師透過判讀報告,了解另一位醫師的看法。

也許你覺得疑惑,醫師不是應該看到影像就什麼都知道了嗎?但是請記得,醫師不是神,可能會有遺漏的地方。試想能有兩位醫師都幫你思考你的狀況,雙重保險不是很好嗎?

此外,健保卡可以讀取的雲端影像至今可以查詢的只有近三至六個月的資料,所以請記得帶著你過去的影像資料,跟醫師一起討論!

2. 長期及近期使用的藥物:

藥物是另一個重要的議題。知道現在及過去使用過的藥物,能讓醫師更了解之前醫師的診斷及治療方向、了解你的病史以利安排後續治療。

例如如果有服用抗凝血藥物,復健科醫師在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時,會視治療的部位及方法,建議是否需要停藥數日再執行注射治療,以防造成出血的副作用。

如果真的沒有藥名,至少請帶著藥袋讓醫師看究竟是什麼藥物,醫師沒辦法從散裝藥物的外觀或顏色判斷藥物種類,試想如果把市售罐裝飲料倒出來,只憑顏色要判斷是哪個廠牌的飲料,應該有點困難吧。

3. 針對這個疾病做過的治療:

過往的治療,對復健科醫師是很重要的資訊。

以下背痛為例,造成下背痛的原因不計其數,從關節、肌肉、韌帶到神經甚至下肢疾患都可能是病因。若能知道曾經做過的治療以及其效果,醫師更能判斷可能的原因。

醫師在診斷其實很像偵探在解謎,線索越多,越能讓醫師準確地找到病因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我曾經遇過久病未癒,經歷無數醫師診治的病患,自己做了精美而鉅細靡遺的疾病編年史,都可以作為醫學生教學的素材了呢!

對抗疾病,需要你跟醫師一同努力。了解你的過去,醫師才能跟你一起面對未來!

要穿什麼服裝?

「看個醫生還要規定要穿什麼衣服,是要選美嗎?!」

某種程度而言,確實有點像,因為我們要仔細地觀察你的肌肉骨骼,是否是千年一遇的練武奇才

復健科醫師需要做一些檢查例如測試關節活動度,試想如果穿的跟雪人一樣,那關節無法活動到底是因為關節沾黏還是被衣服卡到呢?

另一方面,復健科醫師的第三隻眼——肌肉骨骼超音波,優點之一是可以即時檢查關節肌腱韌帶(君不見隔壁棚的核磁共振檢查已經預約到三個月後),但是超音波的探頭需要接觸皮膚才能顯像,並不像X光可以穿透衣服。

所以如果是因為膝蓋疼痛就診,請不要穿緊身褲;褲子最好能拉到大腿的中段,因為很多時候膝蓋附近的疼痛,醫師會上下檢查各個構造,包括大腿及小腿。如果是因為肩膀疼痛就診,可以裡面穿寬鬆短袖或無袖上衣,方便露出從肩膀到鎖骨的區域讓醫師檢查。

仁仁好關鍵

1. 雲端藥歷跟病歷並非即時,而且至今(2021年2月)只能看三到六個月內的資料,請準備過往的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影像光碟以及上述檢查的文字報告給醫師參考。
2. 醫師需要知道你目前有在服用的藥物!請帶藥物跟藥袋,不要只帶裸裝藥物,醫師才知道是什麼藥物。
3. 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對關節肌肉疼痛的診斷很重要,請穿著寬鬆可以露出患部的衣物,讓復健科醫師好好檢查!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

疼痛治療醫師第三隻眼—談超音波導引注射

時過境遷的明日黃花

筋骨痠痛、肌肉緊繃、肩膀疼痛,很多人直覺想到:「是不是應該做X光檢查,看骨頭有沒有出問題?」

事實上,受關節肌肉疼痛所苦的病患,多數沒有傷及骨頭!反而是關節週遭的肌筋膜、肌腱韌帶或是神經出問題,進而造成疼痛。

而大家熟知的X光檢查,其實並不能直接檢查出肌腱韌帶或是神經的問題。過往的診斷及治療,很多時候是憑著醫師的經驗。

記得住院醫師時期常看前輩摸一下病人的身體就下針,確實也針到痛除。然而我常常心想,前輩們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所以可以下針如有神,我要怎麼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解除病人的疼痛呢?

不斷進步的醫學

肌肉骨骼超音波是透過聲波穿透組織反射成像,顯示關節肌肉肌腱及神經的狀況。

就像內科醫師使用聽診器聽診,致力疼痛治療的復健科醫師透過超音波,從黑與白之間的奧秘(註:肌肉骨骼超音波的影像是以黑與白兩色呈現),診察關節、肌肉、韌帶及神經的狀況。

超音波從1950年代就已經開始應用於醫療領域,並不是新奇的技術,然而過往的肌肉骨骼超音波因為顯像技術不盡完善,而常常無法明確診斷、有時候需要加上醫師想像力。

肌肉骨骼超音波的顯像技術近年來飛速發展,讓醫師可以更準確的診斷及治療。如果說聽診器是內科醫師的三隻手,肌肉骨骼超音波,可以說是致力疼痛治療復健科醫師的第三隻眼。

改變成真:超音波導引注射

超音波導引注射,其實就是當年想給病人最好疼痛治療的我,最好的答案。隨著肌肉骨骼超音波顯像的改善,學界關於超音波導引注射的研究不斷演進,甚至改變了很多行之有年的治療方法。腕隧道症候群的成因是因為正中神經被壓迫,過去的標準治療方法是類固醇注射或是開刀,近年研究發現,在超音波導引下,將葡萄糖水注射到正中神經周圍做神經解套術,讓被沾黏擠壓的正中神經解除束縛,治療效果比起傳統的類固醇注射更好也更持久,而副作用幾乎是沒有。

這樣的進步是讓人振奮的,作為醫師,能有更好的武器幫病人解除疼痛,其實是很開心的,同時也慶幸自己在這個時代行醫,跟著時代浪潮一起前進。


讓證據說話:超音波導引注射真的比較好嗎?

有研究比較超音波導引注射vs.手感找病灶注射兩種方法治療肌腱炎,結論是超音波導引注射對疼痛緩解的效果好很多!因此超音導引注射就像天山雪蓮,精進研究後可以快速提升內力,也減少從病人身上試誤學習、讓病人少受罪。

超音波導引注射比徒手打針的效果好很直覺,然而如果把超音波導引注射跟行之有年的X光透視導引注射(Fluoroscope-guided injection)比較呢?

以腰椎神經根注射為例,研究顯示,超音波導引注射可以達到跟X光透視導引注射類似的效果。

也許你覺得,只是跟別的治療方法效果差不多,有什麼好說嘴的!但是請注意,X光透視導引注射通常是在手術室執行,同時病人還要接受X光輻射。

此外,機動性的差異很大,既然X光透視導引注射是在手術室執行,通常需要另外安排時間治療,也許下週、也許下個月,那現在真的很痛怎麼辦?還要繼續忍耐嗎?

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機動性就大很多,復健科醫師的診間通常會配置超音波,確定病灶後,如果要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只要解釋後病人同意,當次門診就可以執行,我常跟受下背痛或膝蓋疼痛所苦的病人笑說:「等等處理完,你就可以開心地走出這個診間了!」

當然不太可能一次治療就完全解除疼痛,但很多時候,超音波導引注射確實可以快速的先幫病人度過最痛苦的時期,也才能進入後續的物理治療及運動訓練。

然而要注意的是,超音波有它的侷限,還是有些區域無法清楚顯像,導引注射就會有難度,例如頸部的硬膜上注射,使用X光透視導引還是比較安全的。因此,接受注射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與你的醫師仔細討論唷!

三十分鐘還是三分鐘?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小明找鎖匠開鎖,鎖匠A努力的滿頭大汗、忙了三十分鐘終於把鎖打開了,小明覺得鎖匠A很辛苦,於是開心地付了費用。又有一次,小明找了另一個鎖匠B開鎖,鎖匠B花了三分鐘就把鎖打開了,小明覺得鎖匠B才花三分鐘就要收這麼高的費用,真的是搶劫。

你如果被鎖在門外,會想要找鎖匠A還是鎖匠B呢?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疼痛也是真實的。

對復健科醫師來說,多數疼痛都有背後的問題,我們希望盡快解除病人的疼痛,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復健及運動訓練,處理根本性的問題。

超音波導引注射因使用的針劑不同,有時候會需要自費治療,這也是醫師的無奈。其實,如果只是要追求利益,病人的疼痛一直拖著反覆看診,對醫療院所的利益才更大(糟了,不小心說太多了)

記得聽過前輩感嘆的說:「有病人在別的地方做了好久的復健都沒有好,我幫他注射了一次就好,雖然是自費治療,其實前面幫他做了好久無效復健的院所賺的錢還比較多⋯⋯。」

真正的醫師治療病人不會著眼於利益,而是怎麼做才能使病人恢復得更快、更好。健保跟自費醫療各有好處,並不是健保就一定差、自費就一定好。

跟你的醫師好好討論,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計劃,才是最重要的事。

仁仁好關鍵

1. 受關節肌肉疼痛所苦的病患,多數沒有傷及骨頭!反而是關節週遭的肌筋膜、肌腱韌帶或是神經出問題
2. 超音波如同復健科醫師的第三隻眼,能讓醫師更精確診斷、更精準的將藥物注射到病灶
3. 健保與自費治療各有好處,請跟你信任的醫師好好討論治療計畫

參考資料
  1. Jobe, F. W., & Pink, M. (1993).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Shoulder Dysfunction in the Overhead Athlet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18(2), 427–432. https://doi.org/10.2519/jospt.1993.18.2.427
  2. Yiannakopoulos, C. K., Megaloikonomos, P. D., Foufa, K., & Gliatis, J. (2019). Ultrasound-guided versus palpation-guided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for tendinosis of the long head of the biceps: 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y. Skeletal Radiology, 49(4), 585–591.
  3. Gofeld, M., Bristow, S. J., Chiu, S. C., McQueen, C. K., & Bollag, L. (2012). Ultrasound-Guided Lumbar Transforaminal Injections. Spine, 37(9), 808–812.
歡迎社群分享。如需全文轉載編輯,請與我聯絡 drpainlesstw@gmail.com,禁止修改文章內文,禁止商業使用,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陳渝仁醫師保留著作權 © Yu-Je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