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健

隨著醫療的進步,罹患癌症不代表即將面對人生的終點,如何活出精彩的癌後人生,是許多癌友共同的課題。癌症的併發症包括淋巴水腫、心肺功能及肌力下降、容易疲倦等,可透過物理儀器治療及徒手運動治療,降低疲倦感、焦慮、憂鬱,並且強化身心狀態,達到更好的睡眠及生活品質。

癌友運動安全而且有益。在醫師及治療師指導下,調整運動的種類以及進程,提升癌後人生的品質,同時不給身體造成過度的負擔。

意外扭挫傷

意外扭挫傷看起來單純但留下的後遺症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大。許多人的次發性五十肩來自過往的肩膀撞擊,長久累積造成沾黏;有些人的扭挫傷伴隨肌腱韌帶撕裂甚至關節唇撕裂,還可能留下後遺症從此成為舊傷。治療上除了以復健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更重要的是搭配徒手運動治療,強化受傷組織的穩定及協調度。

開刀後復健

骨關節疾病開刀後,很需要復健治療介入。開完刀在修復過程中常會因活動度減少,伴隨沾黏使關節活動度反而比手術前更差,重點是早期復健介入,以復健治療、徒手運動治療等方法讓身體恢復更快也不留下後遺症。

此外部分病人因手術後的疤痕組織或肌力不足造成疼痛或無力,應以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並且搭配強化穩定及協調度的運動訓練介入。

常見的開刀後復健包括:

  • 脊椎術後疼痛治療
  •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治療
  • 骨科術後復健

骨折後遺症

骨折不管有沒有開刀,都需要復健治療介入。骨折開完刀在修復過程中常會因活動度減少,伴隨沾黏使關節活動度反而比手術前更差,重點是早期復健介入,以復健治療、徒手運動治療等方法讓身體恢復更快也不留下後遺症。

此外部分病人因手術後的疤痕組織或肌力不足造成疼痛或無力,應以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並且搭配強化穩定及協調度的運動訓練介入。

常見的骨折後遺症包括:

  • 關節沾黏、活動度受限
  • 肌肉無力
  • 疼痛
  • 關節攣縮

足踝疼痛

足踝疼痛最大宗是腳踝扭挫傷後留下的後遺症。許多人以為腳踝扭傷是小事不以為意,然而腳踝扭傷可能造成骨裂、韌帶撕裂、肌腱撕裂等狀況,後遺症是腳踝穩定性不佳,一則往後更容易扭傷,一則因腳踝疼痛而不敢運動,會造成惡性循環。

足底筋膜炎則是另一個足部疼痛的重點兇手,久站、體重過重等都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足踝疼痛的處置重點是先以超音波檢查周邊軟組織,很多時候舊傷還會發現之前不知道的韌帶撕裂或骨裂,治療上除了以復健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更重要的是搭配徒手運動治療,強化足踝的穩定及協調度。

常見的足踝相關疾病包括:

  • 骨刺
  • 跟骨後滑囊炎
  • 足底筋膜炎
  • 阿基里斯肌腱炎
  • 肌腱韌帶扭拉傷
  • 蹠趾關節痛
  • 跟骨骨骺炎

膝蓋疼痛

膝蓋疼痛多半不只是膝關節受傷或退化,常合併周遭輔助穩定組織的病變,例如半月板、十字韌帶及內外副韌帶等。上述組織可以超音波完整評估,而治療上除了以復健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更重要的是搭配徒手運動治療,強化保護膝蓋的肌肉,例如股四頭肌,並且評估上下關節的穩定度,例如膝蓋的受力不當是否來自扁平足。

常見的膝蓋相關疾病包括:

  • 退化性膝關節炎
  • 膝關節積水
  • 髕骨肌腱炎(跳躍膝)
  • 鵝掌肌腱炎
  • 半月板撕裂傷
  • 前/後十字韌帶撕裂傷
  • 內/外側副韌帶拉傷或撕裂
  • 髂脛束症候群
  •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髖部疼痛

髖部疼痛除了考慮髖關節,更應評估周邊的肌腱韌帶。腰肌症候群(髖部前側疼痛)、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髖部外側疼痛)其實遠比髖關節退化更常見,例如久坐就可能長期擠壓腰肌造成發炎疼痛。醫師應以超音波評估腰肌及髖部大轉子周邊的肌群韌帶,以復健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搭配徒手運動治療,伸展放鬆及強化受傷肌群,並以動力鏈做整體評估。

常見的髖部相關疾病包括:

  • 髖關節退化
  • 髖關節唇撕裂
  •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 髂腰肌症候群

手部疼痛

手部疼痛原因相當多,不只是耳熟能詳的媽媽手及板機指,需要詳細評估受傷的部位。手部疼痛多數是過度使用,例如使用滑鼠造成正中神經壓迫,因而導致腕隧道症候群,或者以大拇指拿盤子的動作可能導致媽媽手。治療除了以復健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應搭配生活方式調整及輔具使用,避免持續造成傷害,否則治療不久後又會復發。

常見的手部相關疾病包括:

  • 媽媽手 
  • 板機指
  • 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
  • 三角纖維軟骨症後群
  • 腕掌關節炎
  • 手指關節炎

手肘疼痛

手肘疼痛多數是肌腱發炎,包括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都是過度或不當使用手腕造成的肌腱受傷,不一定是運動傷害造成。臨床上最常見造成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的原因其實是家事做太多,因為許多家事會重度使用手腕的力量,因此傷及肌腱源頭的手肘。意外撞擊可能使肘關節發炎積水或積血。肘部肌肉緊繃或姿勢不良可能壓迫尺神經,造成肘隧道症候群。治療應以復健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療法、體外震波等方法修復受傷組織,搭配徒手運動治療,伸展及強化受傷肌群。

常見的手肘相關疾病包括:

  • 網球肘
  • 高爾夫球肘
  • 鷹嘴突滑囊炎
  • 肘隧道症候群
  • 肘關節炎

頭面部疼痛

臉部及腦後方枕部的疼痛麻痺相當常見,姿勢不良可能造成肌肉緊繃,進而壓迫神經造成麻痛。復健治療、徒手治療可處理多數疾患,若有神經壓迫則可考慮接受神經解套術治療。

常見的頭面部相關疾病包括:

  • 枕神經壓迫
  • 顏面神經麻痹
  • 顳顎關節炎
  • 頭夾肌拉傷